? ? ? ?5月份臨近結束,各大上市涂企都已經對外批露了2018年財報。綜合分析24家上市涂料企業,總營收約176.43億元。2018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共有4家公司,分別是三棵樹、亞士創能、紫荊花、飛凱材料。實現凈利過億的只有三棵樹和飛凱材料兩家企業。具體來看,共有21家涂料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實現增長,其中三棵樹、飛凱材料、廣信材料、惠爾明、飛鹿股份、中航新材、磐彩環保7家企業營收增速超過30%;約63%的企業(15家)在2018年凈利潤出現了下滑,其中2家企業報虧。營收和凈利實現雙增長的企業僅有8家,占1/3,分別是三棵樹、飛凱材料、美佳新材、寶塔山漆、惠爾明、奔騰股份、**科技以及磐彩環保。
? ? ? 國外企業方面,宣偉2018年營收創新高,銷售額**突破170億美元,去年同期為150億美元,整整增長了25億美元。其中主要原因是并購為其提供快速增長的業績;業績排名第二的PPG,2018年全年持續經營業務的凈銷售額約為154億美元,同比增長約4%;2018年歸屬于PPG的凈收入為13.41億美元,同比下降15.87%;全年持續經營凈收入為13億美元,同比下降7.1%(PPG是臺灣永光化學重要客戶之一,紫外線吸收劑在其汽車涂料產業有重要應用。);阿克蘇諾貝爾2018年全年實現銷售額92.56億歐元(約合103億美元),2017年為96.12億歐元,由于定價/組合增長受銷量下降的影響被部分抵消,導致銷售額同比下降4%。阿克蘇諾貝爾于2018年10月1日完成專業化學品業務的出售,獲得58億歐元的凈利潤。2018年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67億歐元,其中4.1億歐元(約合4.57億美元)來自持續性經營業務,63億歐元來自停產業務。整體來看,國外涂料企業在2018年也同樣表現不佳。
? ? ? 加上24家國內涂料企業,在統計的34家涂料企業之中,營收和凈利實現雙增長的企業僅有9家。從國內外上市涂料企業2018年報數據來看,業績增長放緩、盈利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。多數企業在財報中提及業績下降與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有關。盡管為抵消原材料上升成本,不少企業2018年幾次提升價格,但依然對業績造成了影響,如阿克蘇諾貝爾、立邦等。
? ? ? 也有不少國內涂料企業在這波漲價潮中沒有選擇漲價,因此受到的利潤沖擊較為顯著,比如亞士創能。亞士創能在年報中指出,受環保整治、大宗原材料走勢等多種因素影響,2018年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聚苯乙烯顆粒采購單價同比上漲約14.27%,乳液采購單價同比上漲約2.22%;樹脂同比上升23.99%,且公司產品銷售價格未相應上調,毛利率有所下降。
? ? ? 綜合來講,涂料行業業績不佳不僅受到原材料上漲、環保風暴、房地產調控等微觀因素,還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,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的宏觀因素影響。不過,市場低迷期也是行業洗牌期,對于涂料企業來說,在行業洗牌期間,挑戰和機遇并存。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的統計,2018年,1336家規模以上企業產量達1759.79萬噸,同比增長5.9%。199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達3264.8億元,同比增長6.5%;實現利潤總額236.48億元,同比增長5.1%。粗略一算,這24家上市涂料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只有5.4%,行業極為分散。
? ? ? 近幾年,為了尋求新增長點,體量大的國際企業紛紛選擇并購同類型行業企業。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涂料行業,上游原材料行業更是異?;钴S。國內涂料企業本身體量不大,正處于成長階段,有些選擇在深挖主營業務的基礎上,跨界進入相關行業,拓展新業務,比如三棵樹進軍防水行業、渝三峽A布局新材料產業、紫荊花布局輔材市場等,有些則選擇從涂料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。目前,行業內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產品,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更為客戶所看重。
友情鏈接:化工網